我记性很差,所以从初中背诗词起,就想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故事帮助记忆,可惜我现在也记不得了。所以我准备拿最近背的例子来做个说明,应该挺有意思的!

比如这首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竟然有 16 句!这要怎么背得清楚!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首先,你当然得理解这首诗什么意思;然后,弄清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用记忆法记住顺序。

这首诗是王维安慰落第的“綦毋潜”这个人还乡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是你太渣,而是别人没眼光。——我们不都是这么安慰人的么?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这四句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我天朝任人唯贤,于是都没有隐者了,大家都出来求仕了。比如看你百度百科的译文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就连你这个隐居东山的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这个当然没说错,但是你得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关联。我的理解是,王维并不是要夸綦毋潜是隐者,而是想说,因为四海清平大家都出来做官了,竞争激烈所以你没中科举实在也是别人太强,而不是你太渣。

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看完注解之后,一定要自己思考言外之意。

我觉得古诗很美的一点就在于字数的局限性,所以有很多留白的地方需要读者自行想象。因为字数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很多信息是隐藏着的,而隐藏着的很重要一点就是逻辑上的联系。不仅仅是诗词,中国古典文化中“逻辑”本身就相对匮乏,因为在一个高语境下,理性的逻辑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一点可以使得中国的语言非常美,但是缺点就是像读子书之时很希望能够了解这个结论到底怎么来的,就显得非常吃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朱熹注的四书实在是非常厉害,当没有他的注释的时候,读原文总有种“古人真的有想这么多吗?还是今人的过度解读呢”这样的想法,但是朱熹的注就能让你很清楚地看出来原文的逻辑性和上下文的关联性。

对于背古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其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比如“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为什么就扯到“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我的理解是,既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赶紧收拾包袱滚蛋吧!当然不一定对,但是需要有自己对诗句的一种合理的解读。

有了对诗词的以上了解,就能隆重介绍我的奇葩记忆法了!

右图是我的记忆大法示意图。(字写得比较乱,因为是在床上写的,随便看一下意思就好……)

用一个图表示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把每个图跟上面一个图编成一个故事。回忆的时候,只要记住第一个图,然后顺着往下想故事就能回忆起整首诗。

下面一句句解释。

“圣代无隐者”是个圣代哈哈哈……

“英灵尽来归”是个鬼,因为“英灵”感觉像亡魂一样。这里就要把英灵和圣代编出一个故事,越离奇越不符合常理记忆会越深刻。这里我脑补的画面就是一个鬼吃了圣代。

“遂令东山客”画的是一个指向东边的罗盘和一座山。想象的画面是鬼被山压死了。需要注意的是,编的故事一定要两两相关,这里山不要再和圣代扯上关系,因为我们的数据结构是链表不是图啊(避免产生更多混乱)!

“既至金门远”是一个门前有长长的路。故事情节是,阿里巴巴从山里芝麻开门,出来走了一条长长的路。有人或许想问,记起长路之后,要怎么回忆起是“既至金门远”这五个字?当然,这需要本身对诗句很熟悉,记忆法帮助的是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文本本身。当然,硬是要一个个字都靠这样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比如你可以对每个字画一个图,然后编一个故事,只是我觉得还没这个必要。

“孰云吾道非”孰云是烧熟了可以吃的云……上句的长道走出来就有云吃了!

“江淮度寒食”画的是青团……吃完云觉得空空如也,于是吃了一个很大的青团!咦,好像被发现是吃货了……

“京洛缝春衣”是一件衣服,上面的青团变成了脑袋……吃得一脑子的青团!

“置酒临长道”是一个酒瓶和酒杯,藏在衣服里偷走!

“同心与我违”是一颗碎了的心,是酒瓶敲碎了摔成了心形。

“行当浮桂棹”画的是一个桨,桨的板是用前面碎了的心做的。

“未几拂荆扉”对应的是蜘蛛网,用桨去把蜘蛛网铲掉。

“远树带行客”蜘蛛网罩住了一颗大树。

“孤城当落晖”是城墙上的一个落日,而其实这个太阳是躲在后面的树假装的呢!

“吾谋适不用”是一个灯泡,太阳下山了,灯泡爆掉了。

“勿谓知音稀”灯泡爆了就把灯丝拿来用在琴弦上。

然后多读几遍,回忆一下一个接一个的故事,我就是诗人啦!